(美國《世界日報》)
  中新網6月18日電 據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道,華裔科學家丁濤與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和免疫學副教授史洛斯(Patrick D. Schloss),日前在新一期的“自然”(Nature)雜誌中,發表“人類微生物組研究”,這項報告指出,人體內的健康微生物組(Microbiome),受到生活經歷、菌群與環境、飲食和服用藥物等方面的互相影響,並沒有單一標準,而研究也發現改變腸道,則非常有可能通過改變口腔細菌來完成。
  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,留美取得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生物博士,並擔任過密西根大學博士後研究,目前在紐約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的丁濤,致力於微生物研究多年。
  這份研究中指出,每個人都擁有一套獨特且不同的微生物組,當科學家們在致力編寫人體每個角落和縫隙中,找出成千上萬的細菌同時,丁濤發現,人體內的健康微生物組其實並沒有單一標準,這種情形,是受到個人生活經歷以及菌群與環境、飲食和用藥相互影響的結果。
  研究中的另一項重大發現,則是微生物組可分為幾個可相互預測的種型(Community type)。這份研究的另一位作者史洛斯博士表示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個體口腔中的菌群,可以預測到胃腸道中的菌群類型,他解釋,雖然這兩個菌群的位置不同,但由新的研究證實,未來想要改變腸道細菌,完全有可能通過改變口腔的細菌達到此目的。
  這項研究為人類微生物組計劃(Human Microbiome Project)的一部分。人類微生物組是一項主要在瞭解與健康改變相關的微生物組的研究。人類微生物組計劃共有200多名科學家參與,預計用五年的時間,對來自近300名健康成人的樣本進行分析。這些樣本來自人體18個不同的部位,包括口腔、鼻子、腸、耳背後以及手肘內側等。
  史洛斯博士與丁濤博士證實,一個人是否曾接受母乳喂養,的確會與他們的腸道菌群種類有顯著關聯,而女性的教育水平與某些陰道菌群類型則出現顯著關聯,至於性別也會影響到某些部位菌群類型。
  在這項研究中,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的菌群類型改變,會與人體健康變化有關聯。史洛斯與丁濤共同指出,瞭解菌群種類多樣性,以及導致個體擁有特殊菌群種類,或菌群種類發生變化的機制,將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利用菌群種型來評估疾病風險,進而提供針對每個人的醫療方案。(黃惠玲)  (原標題:美華裔科學家人類微生物組研究現新成果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k74skmq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